居家運動
VIDEOS & ARTICLES
Main Menu
首頁 / 居家運動
運動2~3天為何痠痛到高峰?遲發性肌肉痠痛DOMS的預防及處理
科學家將這些發生DOMS的肌肉做切片,可以發現上面出現一些很微小肌肉撕裂傷的表徵,而這些微小的創傷觸動了肌肉筋膜上的痛覺受器,而產生所謂的痠痛。
拉傷、扭傷、挫傷?運動時軟組織受傷的處理原則—PEACE & LOVE
受傷之後的紅腫、發炎、疼痛等等不舒服的狀況,都是身體為了保護及修復我們受傷的部位產生的反應。PEACE & LOVE的大原則,就是不要過度的抑制這些造成我們感覺不舒服的作用、強調心理健康,避免後續軟組織修復的不完全。
怕慢跑受傷嗎?那你一定要試試「超慢跑」:給初學者的六大原則
由於超慢跑強度較走路高,加上使用的肌群多,所以超慢跑初學者容易產生肌肉痠痛的情況,建議初學者在超慢跑時以5-10分鐘為一個單位,一天累積30分鐘即可。身體痠痛一般會在休息後2-3小時緩和,無需太過擔心。超慢跑時專心注意自己身體的平衡感、觸地時回饋。
你的膝窩有沒有「腫一包」?走路疼痛、膝窩腫脹,可能是貝克氏囊腫
滑囊是體內的潤滑劑,可減少肌腱、骨頭的摩擦,不過當膝蓋受傷或發炎,像是半月板損傷、關節炎、前十字韌帶撕裂等傷害,關節內產生過多的關節液,逐漸累積於滑囊,若身體無順利吸收這些多餘的液體,久了就會像個水球,變成「貝克氏囊腫」。
肩膀抬不起來就是五十肩嗎?看看文中的描述,跟您的症狀像不像?
目前仍不能確切明白為什麼會發作的原發性五十肩
因為曾經受傷過的次發性五十肩,像是肩膀運動傷害、跌倒手撐地、肩膀遭直接撞擊、手術、骨折、旋轉肌肌腱受傷、肩膀周遭組織發炎,或有相關的危險因子引發,例如:中風後、巴金森氏症、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甲狀腺異常等。
你的苦,我都知道-淺談懷孕引起的巨大身體變化
寶寶逐漸長大,使得媽媽身體重心往前,這時媽媽往往為了平衡,出現過度挺腰的代償,進而增加腰部凹折弧度、骨盆前傾,背肌、股四頭肌變得緊繃,常導致下背痛出現。腰椎弧度過大也會增加恥骨及薦髂關節壓力,加劇骨盆區域疼痛問題。
健身訓練小知識:肌肉收縮模式 (上)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或訓練時,肌肉扮演重要的角色,那它到底在做什麼工作呢?接下來會和大家分享三種基本的肌肉收縮模式,分別為: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速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