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往往為了平衡,出現過度挺腰的代償,進而增加腰部凹折弧度、骨盆前傾,背肌、股四頭肌變得緊繃,常導致下背痛出現。腰椎弧度過大也會增加恥骨及薦髂關節壓力,加劇骨盆區域疼痛問題。
小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還是找不到適合的姿勢睡覺,已經懷孕20周的她,聽了周邊朋友的建議買了月亮枕,但還是睡不好!感受到肚子越來越撐、卡卡的感覺,每天腰背痠痛,覺得下背部及骨盆附近都鬆鬆垮垮,很難施力;漸漸不能坐太低的椅子,有時連轉換動作都稍嫌吃力。
「現在孕期20周就已經這麼不舒服了,以後寶寶越來越大還得了!該不會要一路痠痛到生產吧……」小美略嫌無奈的說。
懷孕為何身體會痠痛呢?
應該很多孕媽媽跟小美有一樣的困擾,也許你嘗試了熱敷、按摩,甚至跟小美一樣買了支撐性的產品,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到底為什麼懷孕會這麼多痠痛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痠痛怎麼來的,讓孕媽媽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懷孕對於女性是個特別的歷程,在身心層面都會有巨大的改變。
懷孕引起的身心改變
身體為了生產準備及供寶寶的成長,在賀爾蒙、肌肉骨骼系統都會開始產生變化。
1.骨盆、髖骨與膝蓋疼痛
身體分泌鬆弛素(約於孕期12周達高峰),使得關節韌帶鬆弛;尤其恥骨、薦髂關節附近變得不穩定,下肢力量傳導為適應新的骨盆活動而改變,如果沒有適當的肌肉控制,就很可能衍生出骨盆、髖骨、膝蓋等疼痛問題。
2.過度挺腰與下背不適
加上寶寶逐漸長大,使得媽媽身體重心往前,這時媽媽往往為了平衡,出現過度挺腰的代償,進而增加腰部凹折弧度、骨盆前傾,背肌、股四頭肌變得緊繃,常導致下背痛出現。腰椎弧度過大也會增加恥骨及薦髂關節壓力,加劇骨盆區域疼痛問題。
3.腹直肌分離、腹腔與骨盆底肌被推擠
除了骨骼關節上曲度的變化,在肌肉筋膜方面,懷孕期間媽媽的肚皮被撐大,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腹肌,可能出現腹直肌分離,並且因肌肉被拉得過長而變得無力。
有些媽媽會出現肋骨不適,或同胃食道逆流火燒心,甚至失禁、便秘等症狀,是因為肚子裡住著寶寶,腹腔的天花板(橫膈膜)、地板(骨盆底肌)被寶寶推擠而導致的問題。
適切的孕期運動,減緩身心疼痛不適
看到這,大家應該覺得媽媽很偉大吧!不過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雖然懷孕即將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讓人欣喜,不過過程中這些媽媽切身感受到的痠/疼痛,都影響著行動力及日常,甚至睡眠品質。
日積月累的種種不適,加上孕期體態的改變,會導致媽媽情緒上浮動,有時還會演變為憂鬱問題,這時需要陪伴者,像是老公、朋友,給予較多關心及體貼,一起面對懷孕的苦!我也鼓勵媽媽們培養運動興趣,並適時向專業人員尋求協助!
像是身體痠/疼痛這方面,物理治療師就會是您很好的朋友!教您經由姿勢矯正、肌肉鍛鍊、平衡訓練來解決因孕期肌肉關節變化而出現的不適。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