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駕駛久坐,也是導致身體不適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的話,駕車30分鐘左右,就要調整姿勢或是在車子內做一些簡單運動;甚至可以找找看周邊是否有休息站或便利店,下車動一動做短暫的停留、休息。
因應交通與旅遊業的發達、物流業的成熟,不僅越來越多產品南北運送,國人也開始慢慢選擇自駕做深入的國內旅行。因此,相較於20、30年前,路上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汽車、貨車,然而長時間開車,往往也使駕駛產生一些累積性傷害,例如:肩頸酸痛、下背痛、坐骨神經痛等問題。
當身體因「久駕」而越來越不舒服時,建議要前往復健科就診、到整復所舒緩筋骨,然而還是確認平常是否是正確坐姿,才是最根本的解決問題。
首先,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個完全標準的坐姿,主要是每個人的天生的肌肉骨骼就不一定相同。因此,只要是符合自身條件,可以使自己達到較好放鬆的姿勢,就是最好的姿勢。
如何確認自己使維持在好的姿勢?可以藉由以下幾點來檢視,自己是否有適合自己的座椅喔!
駕車坐姿的4點檢視
1.頭枕中心高度調整至後腦勺的正後方,且雙眼平行視線大約會在擋風玻璃正中間。
2.雙手扶持於方向盤左右兩側位置時,肩膀仍放鬆不聳肩,且高度大約與肩膀高度相同或略低即可。
3.雙腳踩踏於煞車/油門的膝蓋角度,約略於100度左右,並垂直輕放踏墊時(雙膝90度),大腿會與椅面平行。
4.胸腰椎服貼於座椅,且不會感到腰椎懸空或過度突起。
30分鐘就讓自己動一動、適時休息
因此,當我們在選購車子時,除了車子本身的外觀、性能、安全或是價格等,試駕也是很重要的;嘗試調整車子座位前後、感受坐入舒適度,確認是否有良好的坐姿外。
另外也提醒大家,長時間的駕駛久坐,也是導致身體不適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的話,駕車30分鐘左右,就要調整姿勢或是在車子內做一些簡單運動;甚至可以找找看周邊是否有休息站或便利店,下車動一動做短暫的停留、休息,才不會享受了車子帶來的便利,卻造成身體傷害,反而得不償失喔!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