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蔚 MIDWAY | .
健康影音文章
VIDEOS & ARTICLES

企業為何會有「職場護理人員」?職護是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人物

職場護理人員

職護主要服務對象為職場健康及亞健康的工作者,目的是促進工作者身心健康、提升職場凝聚力、提高企業產能及競爭力為其工作目標。

職場護理人員前為是廠護,在臺灣還沒有開始實施全民健保的時期,工廠的員工主要由廠醫與廠護負責照護,隨著開啟健保時代,職護不再是協助治療的角色,而是找到員工可能發生的職災的原因,協助企業提出策略以預防職業災害,不僅能保障員工健康,亦能增加自家企業之產能。

職護與臨床護理師的差異

職護的角色及功能與臨床護理人員有很大的差異。

職護在企業中不但扮演著職場健康大總管與健康倡議者的角色,更是職場健康促進的規劃與執行者,需主動發現職場工作者潛在的身心健康議題及環境潛在危害,並採取可行的應對策略,預防危害及促進工作者健康。

職護主要服務對象為職場健康及亞健康的工作者,目的是促進工作者身心健康、提升職場凝聚力、提高企業產能及競爭力為其工作目標。

由法規保障勞工-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中規定公司僱用或特約醫護人員臨場服務應辦理的事項,如勞工體格健康檢查結果之分析與評估、健康管理及資料保存,協助雇主選配勞工從事適當工作、工作相關傷病之預防、健康諮詢與急救及緊急處置等事項。

明文規定應會同職業安全衛生、人力資源管理及相關部門人員訪視現場,辨識與評估工作場所環境、作業及組織內部影響勞工身心健康之危害因子,並提出改善措施,以及作業環境安全衛生設施改善規劃之建議。

企業雇主也應留意醫護人員臨場服務的頻率、工作事項,並將相關執行記錄及採行措施的文件保存 3 年,所置備資料可供勞動檢查時佐證使用。

職場護理人員

職護在企業中需要做哪些工作?

  1. 辦理員工健康檢查,健檢紀錄分析評估、資料管理與保存,健檢異常者追蹤管理,必要時進行轉介。
  2. 協助工作相關傷病之預防,為工作相關和非工作相關的傷害和疾病提供健康評估諮詢和急救緊急處置。
  3. 參與和協調就業前或就業後的健康評估。
  4. 配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的四大計畫執行。
  5. 使用經批准的員工健康紀錄保存系統並遵守監管要求,按要求維護個人健康信息的機密性。
  6. 對公司員工實施健康管理,擔任健康促進者,提供同仁第一線醫療,並進行公司年度體檢安排。
  7. 定期向雇主報告及勞工健康服務、評估工作場所影響勞工身心健康之危害因。

醫護可以是勞資雙方的橋梁,保護勞工,亦避免資方觸法,共同並打造健康友善的職場。

職場護理人員
孩子答非所問
溝通的目的,在於確實的傳遞想法,並理解彼此。而如何良好的使用語言,會是一輩子需要磨練的課題。我們是不是就該讓孩子從小開始培養溝通的能力呢?
你,會閱讀空氣嗎?我相信沒有人會吧! 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摸索出自己一套和周遭人們應對進退的方法: 上司A常常話裡有話; 同事B就是講話直接但無惡意; 朋友C個性害羞,因為怕衝突而從不明確告知,總是婉轉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朋友D常常幽默詼諧、語帶雙關; 親戚E是個常說反話的人…… 我們能清晰地從對話的前後脈絡、角色之間的相對關係,以及約定俗成的俚語用法中,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真正的想法。當然,也能從環境氣氛、對方肢體動作、臉上表情與說話語語氣中,判斷該怎麼回應語溝通。 但孩子呢? 他們還在答非所問、總是做出無厘頭的回應嗎? 到底為什麼常常不理解別人講話的意思,或容易把場面變得尷尬呢? 原來,是這兩項行為要調整! 孩子玩3C遊戲,互動3步驟 父母師長別擔心,其實我們只要做好以下這3件事情,小朋友使用3C,就不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了。
  1. 遊玩之前,溝通並確認這次玩遊戲的目標
孩子連續長時間的打遊戲,是家長的噩夢。在每次遊戲前,可以跟孩子討論這次預計要玩多久的遊戲,這段時間內要在遊戲中做什麼事情、要完成什麼任務、自己希望能做出什麼厲害的事情等等。
  1. 幫助孩子具體量化並記錄
將討論內容以畫圖或文字寫出,像是鬧鐘圖案、目標圖案、解決任務數量、遊戲時間、設定鬧鐘等。
  1. 一起討論執行結果,說出下次遊玩時有什麼策略
常常,我們發現孩子的遊戲時間結束了,卻還想再玩。 這時我們可以停下來,與孩子討論—「是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沒完成嗎?是因為還想再獲勝嗎?是因為意外發現遊戲給予了新任務嗎?」 我們可以透過第二項的具體視覺化確認,原本設計的任務有沒有完成,或是回頭在第一步釐清一些沒想到的目標,並提醒孩子下次規劃時要記得想到這些。
  1. 治療師的小叮嚀
溝通中先不要把手機拿出來唷!孩子看到心愛的手機會分心然後當機。 3C育兒 孩子看影片,互動3步驟 至於在觀賞影片上,其實我們只要做好這3件事情,小朋友使用3C也就不再是那麼可怕得事情了。
  1. 從看影片的3C輸入,轉換成口語輸出
請孩子用口語敘述的方式,描述剛剛看到的影片內容,提升統整表達、重點歸納與因果關聯的敘述能力。 我們以一集《哆啦A夢》為例。預期孩子能轉出的口語敘述為:大雄又被胖虎欺負了,胖虎搶走大雄的玩具,大雄很生氣,找哆拉A夢幫忙,多拉A夢給他一個道具,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東西直接拿回來,大雄先把他的玩具拿回來了,然後又跑去惡作劇,最後遇到大麻煩,大雄哭了,請哆拉A夢幫忙收拾。 而可以引導孩子敘述的問句可以是—「主角有誰?他們在什麼地方、遇到什麼事情?打算怎麼處理、實際執行時遇到的狀況?結局又是如何?如果我是主角可以怎麼辦等等。」
  1. 連接生活經驗
從幻想回到現實,幫助更深刻的體驗現實生活。 延續多拉A夢的例子,請孩子將故事與自己的生活連結,例如:胖虎是不對的,不能搶別人的東西。如果我的東西被搶了,找大人幫忙會是好方法。
  1. 如果下次還想看影片,說出想看的原因
從無意識的,因為無聊地為看而看,轉換成有特定目標的觀賞。 如果孩子只會表達,「因為它很好看」,我們可以引導它多想想好看的原因是什麼,是神奇的道具嗎?是搞笑的劇情嗎?是溫馨的互動嗎?刺激的對抗壞人嗎?想變得和主角一樣聰明嗎? 相信我們在對話中,會了解更多孩子理解世界的觀點唷! 3C育兒 說了這麼多,你發現了嗎? 無論是打遊戲還是看影片,最重要的核心依然是「陪伴」與「關心」,最重要的互動依然是「引導思考」與「鼓勵表達」。 許多為生活忙碌的家長,選擇以3C育兒的方式,放任孩子看影片、玩遊戲,想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讓彼此喘口氣,卻不經意地讓孩子成長的機會於其中滴答流逝。 呵護正在成長的幼苗,我們可以慢下來,無妨。 打遊戲、看影片依然可行的,無妨。 只要核心的陪伴與關心不變,只要我們仍願意多陪陪孩子,3C育兒,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有小變,才有大變;而改變,就是從不習慣開始。 爸爸媽媽可能會說,我太忙了,沒時間、做不到。 其實,我們依然可以分步驟,階段性完成。從挑選一個自己覺得掌握度高的步驟開始執行,或許是先和孩子談談為什麼愛這個遊戲或影片、或許是讓孩子說說看影片、玩遊戲對它的感覺和意義。 相信這樣的難度會簡單許多。 避免誤用的小叮嚀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未滿2歲幼兒應盡量避免使用3C,對於2歲以上孩童,每日使用3C產品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除了3C陪伴之外,出門踏青購物、在家親子共讀,都是很棒的行動方案噢! 3C育兒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線上諮詢

語言治療師:田子揚久(線上諮詢)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米蔚臉書:
米蔚Life & Health
加入米蔚社群,和大家一起討論健康知識: 米蔚健康討論群|生活化醫學知識交流

圖片來源

unsplash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加入社群,一起討論健康知識:
覺得內容很棒,可以分享給好友:
鄭嘉琪

鄭嘉琪

職業衛生|長照護理 居服訓練|預防醫學

有健康問題要找米蔚協助嗎 ?

Scroll to Top

多元整合式的健康促進資源

模組化課程與各式動機促進素材

• 跨專業主題並結合整合式健康合作資源

企業規劃健康促進常有勞工四大計畫或各類主題需求,各主題與講師的溝通常花費較多時間,米蔚累積各式模組化課程資料庫,能有效率提供整合式規劃服務;除了課程外,米蔚提供各主題健康促進素材,在有需求時可建置專屬頁面讓企業陪伴員工培養健康意識,進而引起促進健康的有效行為!

服務人員熱忱且品質穩定

從遴選、培訓、管理維持優質服務

• 服務人員遴選與學習歷程系統

健促課程與活動中可能有講師、助教、駐場服務人員、文案撰寫、各活動關卡引導等性質不同的任務,每種任務所需具備的特質與能力都有所不同,招募特質、興趣、實務經驗背景相符的夥伴,並提供持續成長、精進的學習歷程系統,是米蔚在健促課程與活動服務品質穩定的關鍵。

策略性改善員工健康問題

目標導向的健促製課流程與創新企劃

員工健康問題改善需要從目標來訂定策略,在需求訪談或實際探訪後透過以下方式來協助企業改善同仁健康問題:

• 職場健康促進互動課程

設計互動、貼近的故事引起同仁對於健康的意識,並精準透過實作學習能實際在生活中能應用的技巧與步驟!

•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方案

策略性規劃各種服務組合,可能會有但不限於講座、工作坊、闖關活動、駐場服務、健康影音文章、遠距諮詢、沈浸式互動、各式軟體等,各種目標需求也持續規格化累積,讓企業討論時能有框架來降低溝通成本,也能彈性調整內容,符合企業運作導入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