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職能治療師雅綸,在醫院做早療服務時,常有家長跟我說:「他就是坐不住好急躁」、「沒耐心啊!東張西望會分心」。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一件事情沒辦法好好做到完成呢?孩子的專注力要怎麼變得更好?今天,就讓我先來跟大家聊聊,專注、注意力是什麼吧!
首先我要分享在治療師眼中的「注意力」,可以分成這五種類型:
- 集中注意力
- 持續注意力
- 選擇注意力
- 交替注意力
- 分散注意力
一起來看看,你家的孩子,是哪一種注意力比較不好呢?
一、集中注意力
聚焦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像是考試的時候,我們把全部心思放在寫考卷這件事上。
下午剛吃飽時,血液跑到肚子去消化了;或是疲憊想睡時,我們懶懶散散,很難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就容易不佳。
而我們的孩子也一樣,會在做太難或很複雜的大任務時,頭暈腦脹、漏東漏西的。
訓練方式:
可以幫忙他們轉化情境,適時的調整休息。或是,我們也可以降低活動的難易度,在過程中給予幫助,讓孩子可以繼續進行。
二、持續注意力
進行一個活動時,我們可以維持多久不中斷呢?
一般來說,根據年齡的區別,注意力維持時間是歲數乘以三到五,所以:
1歲 | 3-5分鐘 |
2歲 | 6-10分鐘 |
3歲 | 9-15分鐘 |
4歲 | 12-20分鐘 |
5歲 | 15-25分鐘 |
年紀越大,維持注意的時間會越久,到國小就能持續40分鐘的上課時間。
所以,當我們在做很難的活動時,通常很難維持長時間極度專注,而孩子也是一樣的。
訓練方式:
要培養孩子的持續注意力時間,可以先從熟悉會做的活動開始。像是讀繪本、操作類活動:組積木、著色畫畫;桌遊棋類:跳棋、UNO牌等。
具體化時間回饋也很重要,可以使用計時器、時鐘,不會看數字的孩子,則可以用沙漏來幫忙。
三、選擇注意力
在複雜的環境下,將注意力放在特定事物上,不受其他因素干擾的能力。像是我們在咖啡店辦公、孩子在下課時間溫習,就是這種能力的表現。
訓練方式: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條列出任務目標,擺放在明顯可見處,幫助他們把注意力拉回活動中,這可以忽略其他因素的干擾。
四、交替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事情不斷地變動,這是切換注意元素的能力。例如上課時抄板書,需要抬頭看黑板,再低頭寫下來;例如玩UNO牌的時候,是要看數字還是看顏色。
訓練方式:
這可以透過增加對照的活動來訓練。
像是:看著積木說明書來拼組積木、看圖片仿畫等。另外,多步驟的活動也可以練習到,像是:先做……再做……。
例如:擺綠色筷子在藍色的碗上、找紅色的襪子給媽媽、黃色的給爸爸。
五、分散注意力
同時注意兩件事情的能力,也就是一心二用。例如煮飯時一個爐子在煮湯,另個爐在炒菜;打電動要注意對手動作,同時留意自己的生命值;邊看電視邊寫作業等。
訓練方式:
邊聽指令邊做任務是很好的練習,像是聽老師講課同時寫下課堂重點,聽你說要拿取的東西後行動去拿。簡單烹飪也是很好的活動,可以做做果凍或鬆餅,需要先看懂食譜步驟,準備材料工具,再照順序進行。
注意力真的好重要,孩子們的學習要先從看到開始,他注意到你在教導他什麼,然後試著模仿,才有辦法吸收並表現出來!
就像是我們在學跳舞,我們一定要先看到老師做了什麼樣的動作,然後試著學;就像我們背單字,一定得先聽到單字的唸法,看到它的字母組成,才能背誦記憶。
大家記下來了嗎?快從生活上著手練習,練習上述的各種注意力活動吧!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