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蔚 MIDWAY | .
健康影音文章
VIDEOS & ARTICLES

孩子分不清影片與現實的差異?語言治療師告訴你3個解方,讓數位學習是助力而不是阻力

為孩子挑選分類優質內容:若是孩子尚未接觸,可以在選則頻道或主題內容時,先為其進行資訊來源確認、以及掌握影片內容的可信度,在演算法的幫助下,越早開始分門別類的精選優質內容,後續就會越輕鬆。

治療師診間的日常記事

孩子將影片的內容當成事實的情形越來越多,以下分享前幾天才發生過的小樹:

「來~生病要怎麼辦呀?」我指著醫院的圖片問。

「要從後面嚇他! 讓他嚇一大跳就會好了!」孩子回答得很自然。


「真的嗎?」第一次聽到這個答案的我,內心大為震驚。

「真的呀!」

「老師沒聽過這種方法呢!是誰說的呀?」真心好奇這新奇又帶點荒謬的答案

「我自己學的!」孩子自豪地說

「挖嗚!在哪裡學的?」我保持好奇並繼續確認答案來源。

「在家裡。」

「家裡有教這個?」

不是吧?不可能吧?真的假的?


「對啊。」

「家裡有教這個!?跟誰學的呀?」我帶著滿頭問號再次確認。

「我看手機學的。在家裡看。」

「好的,老師知道了!你講得好清楚!」

我在內心嘆氣,因為類似的狀況今年遇到三次了,但不管,還事先把眼前的討論做結束。

 

「你有被嚇過嗎?」順著對話,這是個很好釐清的機會。

「有~」

「感覺不好對不對?」我們先討論不合邏輯或常識的答案。

「嗯啊!」

「而且你或爸爸媽媽生病的時候,是互相嚇對方嗎?還是去醫院,看醫生?」

此時我們幫忙給出正確的、符合生活經驗的選項。

 

「看醫生。」

「對的!我們都不喜歡被嚇到,嚇人是不好的,會讓我們不舒服。不舒服的時候,去醫院看醫生,給醫生檢查才是對的喲!」

 

對話,在孩子的點頭中結束。


這是近幾年讓我十分憂心的狀況!

孩子分不清影片與現實的差異?語言治療師告訴你3個解方

孩子分不清楚真實與虛擬的差異

從疫情時代開始,又或者說,從短影片橫行開始,在治療室中,孩子分不清真實世界跟虛構故事的狀況,出現頻率持續上升,已經到了讓人無法當作個案忽視的程度。

 

由於新世代的孩子從小接觸網路影片,在沒有控管資訊接收管道與正確性的狀況下,孩子看影片的時間與頻率,甚至比看繪本更多、更久。

 

於是,敘述他們的經驗與看法時,容易有分不清真實世界跟虛構故事,甚至出現無邏輯、不正確的常識理解。

 

結果就是,孩子的自身經驗跟影片呈現的內容,沒有辦法作出區分。

 

數位多媒體是現代教學的雙面刃,它能將知識獲取變得十分輕鬆,但也要小心資訊的正確性,才不會因而受傷。

孩子分不清影片與現實的差異?語言治療師告訴你3個解方

共讀時光裡出現的數位邏輯:影片如何影響孩子

在治療室共讀繪本,或是日常對話討論中,我與同事們還遇過

 

「主角想要過河到對岸,請問怎麼辦? 」  

「跑過去啊! 跑快一點就可以跑過去!」

「跑快一點不行吧!」

「可以啦,我看影片就這樣。」




「年邁的奶奶走了,為了紀念他,大家要找到奶奶在山上遺留的重要寶盒……」

「老師,看影片就可以復活呀……」

 

「要吃飯了,吃飯要用什麼東西吃呢?」

「湯匙和吸管,這樣吃很快!」

「吸管要怎麼吃?」

「用力吸呀!我看有一個直播主都這樣!」

 

在認識麵包店賣的東西時,我帶著孩子用手指土司、可頌、泡芙、波蘿麵包等等,一邊說一邊確認,「你知道泡芙是什麼嗎?」

「我知道壓~泡芙是一個博主……」

 

從教育上,如何幫助孩子分辨網路上似是而非的資訊,以及建立網路與現實中有所不同的概念,是一個照顧者要用心注意的新重點。

 

照顧者也是孩子的引路者。孩子不會分辨的,要由大人來幫忙。

 

若是孩子在真真假假的迷霧中失去方向,我們就要幫助他們照亮回歸現實的路。應對這樣混淆現實與手機影片資訊的情形時,有三點是可以注意的。

避免孩子現實與網路混淆的三個原則

❶ 觀察孩子的使用習慣

若是孩子已經接觸各式影片一陣子了,可以觀察孩子的網路使用習慣:做為照顧者,很需要知道孩子學了什麼新知識,了解了哪些事情,喜歡什麼類型的資訊。

 

掌握孩子在網路上的偏好內容,從中發現可能導致混淆的因素,並進行引導和解釋。

❷ 為孩子挑選分類優質內容

若是孩子尚未接觸,可以在選則頻道或主題內容時,先為其進行資訊來源確認、以及掌握影片內容的可信度,在演算法的幫助下,越早開始分門別類的精選優質內容,後續就會越輕鬆。

❸ 與孩子一起探索網路世界

若是照顧者有足夠的時間,或有每周規畫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也可以與孩子一同探索網路世界,討論他們所看到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帶著好奇心做交流。

 

當掌握孩子的興趣和各項知識掌握時,也更能幫助我們挑選適合孩子的活動作體驗,補足知識。

孩子分不清影片與現實的差異?語言治療師告訴你3個解方

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其實有原則

難道孩子的敘述只能有標準答案嗎?

真的都不可以出現「弟弟用飛的飛過峽谷」這種敘述嗎?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在童話故事中,南瓜會變成馬車、巫婆有可怕的詛咒、寓言中的動物會說話和談判、現代繪本中的神奇寶物有各種超酷的功能,這些當然都沒有問題的。

關鍵在於時空背景不同之術

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國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等等與故事相關時間、地點的交代。

 

而敘述時的關鍵字,也代表著我們知道基本的現實規則,並給予異常的狀況一個解釋。

 

例如在故事中,碗豆是「神奇」的長成通天大樹、小美人魚被奪走的聲音是因為巫婆的「魔法」、會飛的超人是因為他有「超能力」。

舉個誇張一點的例子

 

「失去雙臂的小名在雨中抱頭痛哭,大聲嘶吼-『為什麼我是啞巴?』接著站起來看著子己剛被截斷的小腿,牽著導盲犬在雨中緩緩走回家……」

 

這敘述超不合理的吧!

但同樣一段話,在脫口秀、或荒謬搞笑的場合,甚至會成為佳作。

因此,判斷時間、地點、場合等等也就十分重要了。

 

至於幫助孩子判斷現實生活、網路影片中的現實生活、網路影片中的虛構創作,到底該如何進行,其根本之道與替代方案是什麼?


我們下回揭曉!

孩子分不清影片與現實的差異?語言治療師告訴你3個解方

圖片來源

unsplash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加入社群,一起討論健康知識:
覺得內容很棒,可以分享給好友:
田子揚久

田子揚久

構音問題|吞嚥困難 語言發展|兒童療育

有健康問題要找米蔚協助嗎 ?

返回頂端

多元整合式的健康促進資源

模組化課程與各式動機促進素材

• 跨專業主題並結合整合式健康合作資源

企業規劃健康促進常有勞工四大計畫或各類主題需求,各主題與講師的溝通常花費較多時間,米蔚累積各式模組化課程資料庫,能有效率提供整合式規劃服務;除了課程外,米蔚提供各主題健康促進素材,在有需求時可建置專屬頁面讓企業陪伴員工培養健康意識,進而引起促進健康的有效行為!

服務人員熱忱且品質穩定

從遴選、培訓、管理維持優質服務

• 服務人員遴選與學習歷程系統

健促課程與活動中可能有講師、助教、駐場服務人員、文案撰寫、各活動關卡引導等性質不同的任務,每種任務所需具備的特質與能力都有所不同,招募特質、興趣、實務經驗背景相符的夥伴,並提供持續成長、精進的學習歷程系統,是米蔚在健促課程與活動服務品質穩定的關鍵。

策略性改善員工健康問題

目標導向的健促製課流程與創新企劃

員工健康問題改善需要從目標來訂定策略,在需求訪談或實際探訪後透過以下方式來協助企業改善同仁健康問題:

• 職場健康促進互動課程

設計互動、貼近的故事引起同仁對於健康的意識,並精準透過實作學習能實際在生活中能應用的技巧與步驟!

•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方案

策略性規劃各種服務組合,可能會有但不限於講座、工作坊、闖關活動、駐場服務、健康影音文章、遠距諮詢、沈浸式互動、各式軟體等,各種目標需求也持續規格化累積,讓企業討論時能有框架來降低溝通成本,也能彈性調整內容,符合企業運作導入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