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2歲的階段,我們可以幫寶寶準備什麼樣的玩具呢?職能治療師提供挑選玩具原則,讓新手爸媽可以有個挑選的方向。
寶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透過玩玩具、自己玩、跟你玩、跟其他小朋友玩,從中發展各類技巧,像是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概念與因果關係、情緒表達與社交互動等。
「寶寶的玩具好多種,每一種玩具都好可愛歐!買!」
「要從小培養看書的習慣,布書!繪本!寶寶雜誌!買!」
在0-2歲的階段,我們可以幫寶寶準備什麼樣的玩具呢?
職能治療師提供挑選玩具原則:
❶安全無害
玩具本身一定要是檢驗合格的歐!認證國內的CNS標章,歐盟的CE標章美國的ASTM標章、英國的小獅子標章等,這些安全認證幫我們把關玩具的零件大小會不會不小心掉進孩子口中、長度有沒有可能勒到孩子、是不是邊緣粗糙容易刮傷、會不會摔壓就破裂刺傷孩子、還有看不見的塑化劑跟重金屬等。
還得注意電池的設計(水銀電池很危險)、磁鐵的使用(誤食就糟糕了,磁性會讓腸道扭曲塞住)、環境的安排(附近有沒有容易翻倒的物品,或是寶寶撞到會受傷的銳角,容易打翻或摔破的東西等)。
治療師建議寶寶圍欄的使用,不是當成監獄把孩子困在裡面,而是安排一個安全的遊戲區,讓寶寶有專屬玩玩具的地方,在這裡他不會被限制不能碰特定物品,或是要馬上收拾玩具,而家長也可以很放心地讓孩子在裡面玩耍。
❷開心愉悅
既然叫做玩,那麼爸媽跟寶寶就都會是開心的。如果孩子玩玩具的時機不對,像是明明該上床睡覺,還一直玩玩具;或是很想睡覺了開始哭鬧,那麼就得收拾玩具結束玩的過程。如果孩子玩這個玩具的玩法,是將東西砸向大人或家裡的電視沙發等,那麼也是不適切的。
❸鼓勵不同任務
不用去要求孩子照你想要的玩法,因為這個玩具怎麼玩是孩子自己覺得有趣來決定(當然前提仍須符合前面兩個原則)。
同樣的,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可以馬上上手原本玩具設計的玩法,當遊戲無法照著你想的形式進行時,別責怪孩子也別自己挫敗,而是肯定寶寶玩玩具的行為,然後示範你想要玩的玩法,鼓勵寶寶嘗試模仿。
❹喜好不強求
寶寶都有先天的氣質,觀察你的寶寶喜歡怎樣的方式跟環境,順應著他的喜好安排玩具選擇。有的寶寶就是對布書或安撫巾沒有興趣,有的寶寶可能會害怕電動遙控玩具,有的寶寶通通都要放進去嘴巴玩一遍。
我們的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遊戲型態,有時不想自己一個人玩,一定要有人陪他一起玩玩具才願意探索嘗試;有時完全相反,他不要你來碰他的玩具加入遊戲,他想要一個人反覆的玩相同的玩法,這些都是要我們去感受孩子當下想要的玩法。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