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升小學時該具備的能力」,如同一張清單一般,我們列了 11 項,現在就一起來勾勾看,孩子們能否每項都做到呢?
歡樂的幼兒園畢業活動之後,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也即將走入下一個階段。家中有小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是不是也開始思考上學時會遇到哪些事了呢?
「老師,我的孩子要上小學了……會遇到什麼狀況嗎?」
「寶貝需要擁有什麼能力,才可以在學校快樂學習呢?」
其實在入學時,每位小孩子已經會的知識與才藝已經五花八門,每個孩子各自的強項和弱項都不太一樣;但是,在學校生活中,是否有哪一些技能及相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呢?
以下列出了常見的「升小學時該具備的能力」,如同一張清單一般,我們列了11項,現在就一起來勾勾看,孩子們能否每項都做到呢?
升小學時該具備的 11 項能力
1. 可以照顧自己:
例如:自己擤鼻涕、吃完飯擦嘴巴、收拾用餐後的桌面、收拾餐具,自行擦屁股等。
2. 可以分別事情的輕重緩急:
上課時想發言會舉手,慢慢等老師點名;但非常想上廁所時,只要舉手示意,不須等老師點人,就可以直接開口說要去廁所,並在老師同意後上廁所。
3. 有基礎的禮儀禮貌:
會與師長、同儕打招呼,熟練使用常見日用語,例如:請、謝謝、對不起等等。
4. 記得課堂任務的先後順序:
先做完自己的事情,確認完成後,再去管別人、幫別人。
5. 會看黑板,抄寫聯絡簿,知道作業的書寫方式。
6. 有基礎的情緒控管能力:
包含常見的情緒及原因,例如:「我好害怕,他會打我」、「我還生氣,不想原諒他」;或是,「我很生氣,他搶我的橡皮擦」等等。
7. 有問題解決能力:
若是東西弄丟了,除了請人幫找,也知道大概是在哪裡,或是什麼時候不見的。
8. 在提醒下能保持耐心:
知道有時候需要等待,並願意學習慢慢等待。
9. 有基礎時間觀念:
會守時不遲到、不晚進教室,會看電子鐘。
10. 有責任感:
能夠清楚地寫作業、訂正的錯誤部分、收拾自己的書包、起床上學、帶課堂中交代的美勞用品、衛生紙等等,這些都是自己的責任。
11. 有基礎注意力及語言能力:
當然,若是有一些能力還沒精熟掌握,也不須擔心,以下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練習的小活動,幫助寶貝們更能銜接上小學的過程囉!我們一起看下去~
日常生活的四種練習,讓上學變得更順利
1. 培養閱讀習慣:
2. 參與購物:
和爸爸媽媽一同逛菜市場、大賣場的購物,可以幫孩子了解添購各項物品的目的,還有練習記憶所需買的物品,並透過賣場陳列方式,學習歸納物品分類。
3. 和家人一同討論、計畫出遊:
例如去兒童新樂園、老街、森林公園等等,並討論行程,練習時間安排及目標安排的先後順序,在遊玩的過程中,也要自己照顧自己、解決問題、描述事件與想法等等的練習機會。
4. 其他:
例如玩桌上遊戲、戶外運動,以及玩好玩具後的自行收拾與分類、物歸原位的生活習慣等等,也都是可以和生活息息相關,在升小學前,我們都可以好好提升這些技能唷!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