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紅肉還是白肉,都各有各的營養價值,愛吃肉的人,建議還是不要一直都吃單一種類,我們可以從不同肉類中,攝取到所需的營養素,只要挑選部位吃,就不用擔心吃到太多不好的脂肪酸了!
不管是紅肉還是白肉,都各有各的營養價值,愛吃肉的人,建議還是不要一直都吃單一種類,我們可以從不同肉類中,攝取到所需的營養素。
只要挑選部位吃,就不用擔心吃到太多不好的脂肪酸了!
有時會聽人說,「吃肉就要多吃白肉、少吃紅肉,因為這樣比較健康。」
但是,到底紅肉、白肉該怎麼區分呢?難道紅肉就真的不健康了嗎?
我要怎麼區分紅肉還是白肉?
當然,看肉色可以很清楚的分出有些肉比較偏紅或偏白,但肉色也會因為飼養的方式和部位有些些差異。
就定義來說,紅肉泛指「肌紅蛋白」較多的肉類,肌紅蛋白是存在肌肉中負責攜帶氧氣供應肌肉需要的蛋白質,在活動量較大且所需耗氧量比較大的肌肉中也會較多,所以在腿部的肉色也會較紅。
而在各種動物之間,有四隻腳的家畜肌紅蛋白的量又較家禽類多,肉色比較鮮紅。所以牛、馬、羊、豬一般被稱為紅肉,而雞、鴨、鵝及大部分水產則屬於白肉。
魚類的紅白肉,則較不能以顏色區分,它們的紅色色澤大多來自於類胡蘿蔔素,且肌肉結構和陸地上動物的不太ㄧ樣。
但是在海洋的「大型洄游型魚類」,像是鮪魚、鰹魚、鮭魚等等,有較多含高量肌紅蛋白的肌肉,可以算是魚類中的紅肉。
紅肉和白肉有哪些營養價值?
紅肉補鐵增肌
以紅肉來說,牛、羊、豬這些家畜類,含有較高的鐵、鋅、維生素B12、肉鹼等微量營養素。其中鐵和維生素B12參與血紅素的形成;鋅則是和生長發育、生殖和免疫力相關;肉鹼則能幫助長鏈脂肪酸的代謝,因此紅肉很適合較容易缺鐵的女性,或在增肌減脂的健身人士。
不過,也因為紅肉的脂肪酸組成以飽和脂肪酸較多,且很多部位所含的脂肪量都偏高,吃進太多飽和脂肪酸,則會對心血管造成負擔,
所以建議在吃紅肉時,可以挑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如板腱、里肌、腿瘦肉等部位。
白肉更好消化
雞、鴨、鵝等白肉的微量營養素則相對低很多,但脂肪酸的組成中飽和脂肪酸含量也較低,且白肉的肌肉纖維也比較好消化,對於消化道功能較差的人來說,是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
不過就算是白肉,在皮下和屁股的部位脂肪含量也是挺多的。
水產魚類增強免疫力
水產和魚類則不論是紅或白,脂肪組成都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心血管有較多的保護作用,且肌肉纖維比陸地上的動物更好消化,微量營養素中的硒含量也很突出,對於蛋白質容易消化不良或需要增強免疫力的人,就很適合以海產類作為蛋白質來源。
要注意的部分是,有些魚類脂肪含量很高,例如:鮭魚、鯖魚、鰻魚等,相對的熱量也會偏高 。
不管是紅肉還是白肉,都各有各的營養價值,愛吃肉的人,建議還是不要一直都吃單一種類,我們可以從不同肉類中,攝取到所需的營養素,只要挑選部位吃,就不用擔心吃到太多不好的脂肪酸了!
重點整理
- 紅肉:
適合缺鐵的女性、增肌減脂的健身人士。
建議在吃紅肉時,可以挑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如板腱、里肌、腿瘦肉等部位。 - 白肉:
白肉的肌肉纖維較好消化。
皮下和屁股的脂肪較多,注意酌量攝取。 - 海產類:
增強免疫力、更好消化。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