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 這個症狀通常好發於女性,而且以手部勞動工作或是長期抓握重物的人居多,另外現代人常用手機、或是上班族錯誤的使用滑鼠和鍵盤也容易發生。
Sandy是知名媒體公司的新人,時常需要加班趕新聞稿。有天晚上,她坐在電腦前,邊吃著便利超商買來的御飯糰、配著罐裝咖啡。這時,她突然感到一陣手麻,一個不注意,不小心按到了刪除鍵……她嘆了一口氣:「最近手實在太常麻麻的了。」
Sandy的症狀在上班族當中很常見,很多人都會覺得的手麻麻的,這個症狀其實叫做「腕隧道症候群」。
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常見的周邊神經疾病,因為位於腕隧道中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導致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部分無名指出現疼痛或是刺麻感,甚至可能有肌肉萎縮的症狀。
腕隧道是由手背側的手腕骨和腹側的橫腕韌帶形成,其中有正中神經和手指屈肌肌腱通過,而正中神經支配了大拇指的動作和大拇指、食指、中指和部分無名指的感覺。
誰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
這個症狀通常好發於女性,而且以手部勞動工作或是長期抓握重物的人居多,另外現代人常用手機、或是上班族錯誤的使用滑鼠和鍵盤也容易發生。
一起認識:腕隧道症候群的4大危險因子
- 重複性的手腕動作造成屈肌長肌鍵產生發炎、腫脹。
- 類風溼性關節炎或是退化性關節炎。
- 因為受傷後產生的腕關節腫脹或是手骨骨折。
- 需要長時間使用腕關節的工作,例如:震動工具、敲打鍵盤。
腕隧道症候群會有哪些症狀?
- 正中神經支配了感覺神經分布區(大拇指、食指、中指和部分無名指)出現麻木、疼痛等症狀;和動作神經分布區(大拇指)出現肌肉萎縮或是無力。
- 麻木、疼痛感容易在半夜或是清晨,甚至可能因為疼痛而醒來。
- 長時間使用手指屈肌活動易引發症狀,例如:寫字或是打字,通常會藉由甩手、按摩、或舉手來減緩症狀。
- 症狀可能會向上延伸到手臂或是手肘,甚至到肩膀。
要怎麼檢測自己有沒有腕隧道症候群?
- 法冷試驗(Phalen’s test):將兩手腕盡量彎曲,然後把它們對擠在一起,維持一分鐘,若會導致大拇指、食指、中指和部分無名指外側出現疼痛感,表示可能有腕隧道症候群。
- 尋求專業醫生做正中神經的神經傳導檢查,作為判斷依據。
要怎麼治療腕隧道症候群?有哪些建議?
- 急性疼痛建議使用副木或是用護腕固定
將手腕固定在正中的位置(最小壓力的位置),或是不會引起疼痛的位置,使用副木或護腕來減少手部的活動。 - 肌筋膜放鬆
用大拇指順著前臂內側的筋膜,一路往手腕方向滑動,重複3−5次,過程中可以在比較痠痛的點多停留一下。 - 手腕伸展運動
從動作A開始,依照順序做出動作直到出現正中神經的症狀,維持在出現症狀的動作5-30秒(過程中症狀不能加劇),然後和前一個動作交替做,直到症狀減緩才繼續後面的伸展動作,重複5次,一天做3回。 - 正確的辦公室電腦使用姿勢
1. 鍵盤:手肘自然垂放,彎曲90度,手腕維持正中或輕微彎起。
2. 電腦螢幕:大約距離50-70公分距離,螢幕頂端位在額頭高度,眼睛平視螢幕。
3. 滑鼠:手肘自然垂放,彎曲90度,且有支撐平面撐著,手腕維持正中或是輕微彎起,肩膀靠在身體旁邊且保持放輕鬆。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