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類故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喜歡什麼角色?為什麼?並引導孩子發現那些良好的行為。 又或是跟著孩子一起聊聊,故事中的誰誰誰為什麼這麼惹人厭。是哪些行為讓我們有這種感受呢?
在說故事之前,我想告訴你的事
- 找一本主角有兄弟姐妹的書,讀完之後和孩子一起想一想,為什麼這個故事,會以某個角色作為主角?如果變成其他人當主角,依據他的性格又會發生什麼事呢?一番討論下來,相信大家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故事如果包含手足之間的合作及美好結局,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冒險與安全,獨立與求助之間的相關及必要性,這是件孩子們越早知道越好的事。
什麼故事能讓手足和睦相處呢?
你們家裡的弟弟妹妹常常吵架嗎?想要找富含教育意義的故事書,卻發現內容太直白或說教,孩子一點興趣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呢?
有別於現代新創的各類繪本,許多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童話寓言等等,默默地蘊含了很多能幫助孩子潛移默化,穩固價值觀的劇情在故事之中,而其中,「手足問題」也涵蓋在裡面。
在常見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及其他演變流傳的童話中,有一類的故事主題是關於兩兄弟的,當然廣義來說也包含雙胞胎、兩兄妹、兩姊妹等類型。
這類的故事的走向,大約是兩兄弟通常一起生活,之後分開並有了不同的遭遇,他們一個外出冒險,一個在家等待;又或是兩位不同性格的孩子們一起出走。為了維持故事進行,還會有個象徵性的魔法物品可以保持聯絡。
過於獨立、過於依賴都不能獲得自己的人生
當外出冒險的兄弟因為貪吃、貪玩、貪睡、偷懶等慾望,而忽略自身危險、陷入險境,甚至各種意義上的瀕臨死亡時,他的兄弟會前往救援,並在克服難關後,兩兄弟再次一起過著快樂的生活。
這類型的文本,寫出了孩子們在兩個面向之間的抉擇:
1.一面是爭取獨立、肯定自己的努力;
2.一面是想要依附父母,安全的待在家中。
但故事的危險段落告訴我們,完全靠自己不尋求幫助,會導致災難;而安全的待在家裡,不外出探索,同樣無法獲得自己的人生。
最終手足之間的合作及美好結局,也代表著統整了冒險與安全,獨立與求助之間的技巧後,孩子們可以走向成功的人生。
童話故事裡,老么為何容易是主角?
不同於雙主角的故事類型,還有一種故事是老么當主角的。
《灰姑娘》、《三根羽毛》或是《賣香屁》等等都算。
老么或許聰明勇敢,或許善良貼心,這些需要讓孩子印象深刻地特質,就是從他們的哥哥姊姊身上映襯出來。於是乎,對於哥哥姐姐們的描述可能負面,也可能沒有特別著墨。
例如迪士尼動畫中《灰姑娘》的兩位姊姊,除了穿的衣服顏色不同外,其他幾乎都一樣。好笑的是,我的印象中連聲音都沒差,當然也可能只是我沒印象。
在閱讀這類故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喜歡什麼角色?為什麼?並引導孩子發現那些良好的行為。
又或是跟著孩子一起聊聊,故事中的誰誰誰為什麼這麼惹人厭。是哪些行為讓我們有這種感受呢?
老么主題和兩兄弟主題的不同在於,老么通常都被寫成是傻瓜或耿直憨厚、傻人有傻福的樣子。
但沒事的,在老么遭受他人要求而被迫打斷平淡的生活前,故事中幾乎也不太有什麼煩惱,那是一種傻瓜傻傻地也不錯的感覺。
年幼的孩童再聰穎,面對周遭持續複雜化的世界仍然會覺得能力不足,而身邊比他年長的人似乎更加見識多廣、更加有能力。這類故事以傻瓜當主角開場,就像是說著孩童對自己的感覺一樣。
所以不管是排行老大、老二或是老么的孩子,在閱讀時都會很有帶入感。
從故事,到生活。
當我們在說教之外,找到了孩子印象深刻的故事,並且還對主角的行為有所認同,那麼這個「好榜樣」就能從書中走出來,陪伴孩子一同成長。
還是不知道怎麼說故事嗎?你可以這樣做
找一本主角有兄弟姐妹的書,讀完之後和孩子一起想一想,為什麼主角會是他呢?
如果變成其他人當主角,依據其性格又會發生什麼是呢?一番討論下來,相信大家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喲!
圖片來源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