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落枕?最常見的原因是? 落枕的醫學名詞稱為頸椎急性關節周圍炎,發生原因有很多,可能有周邊肌肉扭傷、頸椎周圍關節炎或是小面關節錯位等,而小面關節是比較常見的原因,本篇將介紹落枕原因和小面關節症候群。
「嗶!嗶!嗶!」阿明被鬧鐘聲吵醒,轉頭想按掉開關時,發現自己的脖子居然無法動彈,好像卡住了。好不容易把鬧鐘按掉,想再起身拿手機時,不小心太用力,痛得他哇哇大叫,整個人都醒了。
「今天上班又要遲到了!老毛病又犯,每次都會落枕。」阿明心想。
什麼是落枕?最常見的原因是?
落枕的醫學名詞稱為「頸椎急性關節周圍炎」,發生原因有很多,可能有周邊肌肉扭傷、頸椎周圍關節炎或是小面關節錯位等,而小面關節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因此今天就要來了解–小面關節症候群。
什麼是小面關節症候群?
小面關節位於椎體背部關節突上,主要是由上下兩節脊椎的關節突所組成,負責脊椎之間的穩定,當頭部旋轉或是側彎時,小面關節的動作會朝向同一個方向。
而頸部的「小面關節症候群(Facet joint syndrome)」,是因為頸椎的小面關節失能或是受傷而引起的,其中包含了小面關節內關節盤受擠壓、關節囊纖維化、頸椎關節炎或曾有頸椎揮鞭傷害導致的後遺症。
症狀發生時,周遭的肌肉可能因為疼痛而攣縮,頸部痛處會有壓痛感和腫脹,進而影響到頸椎活動。
為什麼會落枕?
- 長期姿勢不良,例如:習慣歪著頭看書、躺著看電視。
- 睡姿不良或是枕頭不合。
- 過度使用3C產品,例如:低頭看手機。
小面關節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
- 在小面關節觸及脊椎旁的肌肉會有觸壓痛。
- 出現單邊鈍鈍的酸痛感,有時候可能傳到枕骨或肩胛骨區域。
- 感到疼痛而且伴隨活動度限制,像是頸部後仰和旋轉。
- 可能會造成頭痛。
如何處理小面關節障礙呢?
學會「自我持續性自然小面關節滑動術(旋轉)」
首先,先檢查頸部左轉和右轉時哪一邊角度受限較多,以及疼痛點在哪一側,通常會是單側的問題。
- 擺位:找一張椅子坐著,拿一條毛巾或是彈力帶,將毛巾掛在疼痛點上。
- 動作:假設是左轉受限較大,左手去拉右邊的毛巾往眼睛的方向(約斜上45度),右手拉左邊的毛巾往下固定好,順勢將頭往左轉方向帶,毛巾會貼緊臉部,到感覺緊緊的位置時,稍微多給一點壓力,再慢慢回來。
- 頻率:每次10下,1天3回。自我持續性自然小面關節滑動術(後仰)。
- 動作:雙手將毛巾或彈力帶往頭頂方向拉,順勢帶出頸部往後仰的動作,到覺得緊緊的位置時,再給多一點壓力、慢慢回來。
- 頻率:每次10下,1天3回。
頸部熱敷和伸展:
可以拿一條熱毛巾放在頸部,利用熱敷效果去放鬆緊繃的肌肉。接著輕微的活動頸部,可以讓頸部旋轉、側彎,若過程中出現疼痛,不要急著回來,稍微停留一下,等疼痛緩解後再慢慢增加一點角度。
下次如果發現自己有落枕的症狀,可以用我們介紹的方法,自己試著緩解看看,但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還是建議要找醫師、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做進一步的諮詢與協助喔!
圖片來源
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