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們要能有抽象思考的能力、精細動作手功能等,構成了學齡孩童的書寫任務,今天介紹7種訓練小肌肉的學前遊戲給大家。
「聽說職能治療師很會教握筆!我家寶貝進到國小後,是不是要寫很多作業阿?怎麼辦呢!會不會應付不來?治療師有沒有什麼秘訣呢?」
關於書寫這件事,職能治療師在這裡解惑給各位學前寶貝的家長們。
首先要談談文字或數字,它是一種符號溝通,寶貝們要能有抽象思考的能力,像是玩家家酒時,假裝自已是醫生,用吸管當作是針頭等等,將那些明明不是的事,想像成是的事,如此才能用符號代替想表達的內容,進一步還有視知覺(視覺與腦部認知的搭配)的討論。
再來是工具的使用,這就是治療師在說的「精細動作手功能」。成熟的手部動作會有側化與分化,要有慣用手發展跟可以分別使用各個手指頭做出動作,像是拍照比出「耶」的手勢;用前三隻手指的指腹對掌拿湯匙吃飯。
還有精密的掌內操作:包含了把彈珠一顆一顆拿到手掌、手抓一把錢幣一個一個投進存錢筒、串串珠可以推出線、翻轉印章、筆轉至筆末橡皮擦去擦拭等等。就是這麼多的要素,構成了學齡孩童的書寫任務。
以下提供兩個方向的學前遊戲,讓幼兒園的寶貝們,可以透過玩來達成書寫前的先備技能,家長們一起來試試看。
認知遊戲
❶ 積木模型
積木是很值得投資的玩具,因為它有超多種玩法可以變化。
讓孩子跟你拿出一樣的積木,一個接一個學你拼在相同的位置上(就從水果火車開始吧:我拿一個紅色的積木是載著蘋果的火車,第二節車廂是在香蕉的,第三節是葡萄,但是貨太多葡萄上面還有芭樂…依序完成)。可
以跟著你一個接一個正確拼上後,我們來玩玩完整拼好一整個積木後,讓孩子直接看你的樣本自己拼出來。接著要玩平面轉立體空間囉!把上面你拼好的積木拍照,讓孩子看著你的照片拼出立體的積木模型,就像是買了公仔要看圖組裝好一樣,練習對照。
❷ 七巧板
小小的幾塊板子,卻能組合出各式各樣的圖形,考驗著孩子腦中各種幾何圖形的建構,包含了形狀恆常概念(例如蘋果顛倒了仍然知道是蘋果)與完形能力(例如蘋果只出現一半仍然知道是蘋果)。
小寶寶們可以先從木頭底板有凹槽的圖案開始拼湊噢!因為七巧板能不能進到凹槽是很明顯的提示與回饋。
❸ 花色記憶力
要能寫出符號,需要有足夠的記憶力去記住符號的樣子。
撲克牌或UNO牌是好幫手,因為卡片上有兩種以上的元素-數字/顏色/花色,可以先從配對分類開始(小方塊一堆、黑花花一堆等)。
挑選六張成對的卡片整齊依序放好,請孩子記好兩張相同的卡片放在哪裡,接著把卡片蓋起來做翻牌找一樣的,漸漸增加能記憶的卡片張數。
❹ 文字故事
要來認識認識這些文字,透過親子共讀是很棒的方式,重複地念同一個故事給孩子聽,除了可以強化孩子對事件發生的邏輯外,孩子才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注意到繪本上的文字,並且好好地記憶文字對應的意義,更可能展現在生活上。
另外像是象形文字一樣,每個文字都可以設計對應的小故事,例如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頭上的碧、太陽在上面的早等,除了加強印象好幫助記憶外,去描述文字可以建立文字區塊的部件概念。
動作遊戲
❶ 家事料理高手
孩子最早的工具使用是他的餐具,拿著湯匙可以穩穩地將食物送達自己的嘴巴。
在生活上更可以加入曬襪子的家事活動,能幫忙媽媽一起做家事的孩子最棒了,練習一堆襪子中找出兩隻成對的襪子,用曬衣夾夾在一起。
水果切切樂用刀子把水果切成兩半的家家酒遊戲,搭配麵包夾或烤肉夾去夾放,讓孩子練習打開虎口手手對應在夾子上,讓夾子能在手上不掉落並做出夾子開合。
❷ 金錢遊戲
一把硬幣與幾張紙鈔就能做出很多動作歐,我們可以從一個接一個地把錢撿拾到手中,再一個接一個地推出錢幣投進存錢筒;玩玩賣烤肉遊戲,假裝錢幣是一片一片的烤肉,讓孩子做出錢幣翻面的動作,然後收鈔票練習在手上展開鈔票紙,推出一張張地點數張數。
❸ 筷子搓搓樂
竹筷子用削鉛筆機磨成三角頭,搭配厚紙板,就是無敵的玩具,可以在厚紙板上貼上孩子喜歡的圖案,然後沿著圖案線條用筷子去搓洞,因為拿筷子很像拿筆,可以好好地練習手指頭掌控動作與出力。
搓完洞還可以給孩子安全剪刀嘗試用用看,因為前面我們已經搓好洞了,這時剪厚紙板如果有對準線段,會變得很好剪歐!
如果孩子一直跟你說剪不下去手好痛,那就是強烈的回饋沒有對準到線段上。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