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水腫出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觀察水腫的位置、皮膚的狀態,是否有合併疼痛或是發燒等其他症狀,適時地尋求醫療專業的處置,而非直接抬腳或是按摩,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或是使得症狀惡化。
水腫不是抬腳就有用,留意其他徵兆
黃小姐是行銷主管,因為工作是責任制,常常為了趕工,工時自然也跟著拉長。她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整天工作下來,離開椅子的時機不是去尿尿,或是要刻意起身裝水。
在工作壓力較大時,偶會有胸悶感,不過深呼吸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黃小姐也沒有刻意去理會。身體雖然常感到比較疲倦,但也因習慣工作忙碌,好像疲倦也是可預期的結果。
水腫也是身體警訊,注意心臟狀態
一直到某天早上,黃小姐突發性頭暈、想吐且伴隨著胸悶,家人趕緊將黃小姐送急診,心電圖檢查後診斷為心肌梗塞,當下緊急置放支架。
順利出院後沒多久,黃小姐覺得身體健康穩定了,沒多久又開始恢復工作。
隔了約兩三個月後,黃小姐發現每次回家脫掉鞋襪時,腳都會有明顯的襪子勒痕,腳看起來似也比較腫胖一些。想起其他女同事也有水腫問題,也學著同事分享的「抬腳」消水腫,效果也還不錯。
不過慢慢的發現抬腳的效果越來越差,走路的沉重感增加,假日跟家人出外踏青,也比較容易喘。
在心臟科回診時,醫師聽到黃小姐描述近況,立刻安排檢查,竟然發現原來是心臟功能出了問題!
6 種水腫警訊,務必要留意與就醫
黃小姐發現水腫了好幾天,都沒有改善的跡象,這就是一個訊號。
若是合併以下症狀,則分別有不同對應的病症可能性:
- 活動容易喘、累,甚至胸悶,就要懷疑是否為心臟問題。
- 尿尿出現泡泡或尿量變少,懷疑與腎臟相關。
- 皮膚變黃(黃疸)、腹部積水,懷疑與肝臟相關。
而若有「心肝腎」問題的水腫,多數會以雙腳水腫呈現:
- 皮膚變色、發紅、發熱,伴隨疼/痠痛,多出現於小腿區域,可能為深層靜脈栓塞。
- 腫久皮膚開始變硬,甚至變乾,可能為淋巴水腫,此大多與淋巴系統受損相關。
- 傷口附近紅、腫、熱、痛,合併發燒、畏寒,懷疑演變為蜂窩性組織炎。
深層靜脈栓塞,嚴重可能致命
以上的症狀情境提供大家參考,若有所符合則建議大家盡早求診!
心肝腎疾病的重要性不用提醒,大家應該都會拉高警戒,不過其他的狀況也是很重要的警訊。
像是深層靜脈栓塞,代表有血塊在血管,會影響血液回流。如果栓塞得很厲害,病患可能會面臨截肢問題,另外若是血塊順著血流到肺部,導致肺部栓塞,使得身體缺氧,更是危險及致命!
再次提醒大家,水腫有可能是個警訊。
當有水腫出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觀察水腫的位置、皮膚的狀態,是否有合併疼痛或是發燒等其他症狀,適時地尋求醫療專業的處置,而非直接抬腳或是按摩,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或是使得症狀惡化。
圖片來源
unsplash